“非遗技艺人人可学”——记通辽市奈曼旗白音杭盖炭烤牛肉干制作技艺非遗工坊

非遗传承     7412

从在不足20平方米小作坊里用传统小火盆烤牛肉干,到成立公司用高科技生产线生产炭烤牛肉干产品,40余年的时间里,白秀枝从一名普通手艺人成长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白音杭盖炭烤牛肉干制作技艺非遗工坊带头人,并帮助很多人实现了就业致富。

2020年,白秀枝创建的内蒙古白音杭盖食品有限公司依托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炭烤牛肉干制作技艺”,设立了通辽市奈曼旗白音杭盖炭烤牛肉干制作技艺非遗工坊。工坊利用“非遗+产业”等模式,以奈曼旗白音杭盖职业培训学校为重点抓手,以非遗传承人作为组织、培训、运营等相关工作的牵头人,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下岗职工、城乡残疾人、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及民族地区群众等开展手工艺技能培训,帮助大家学习掌握相关技能,实现就业增收。

2023年2月,通辽市奈曼旗白音杭盖炭烤牛肉干制作技艺非遗工坊《家门口就业烤出油美香滋味》获评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828c29cefbda460181534ed8b450d57c.jpg

一代一代传下去

一丁点儿盐,一根油香的牛肉干;一个小果木火盆,一天生活的开始。“这是我们游牧民儿时的记忆,难以忘却的滋味,更是游牧文化魅力的所在。”白秀枝说,炭烤牛肉干好吃的秘密有3个,一是原生态,来自本地牧民草场“溜达”的育肥牛;二是岁月积淀,小时候的味道与创新;三是诚信,选品、制作、生产、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可见”。

“正宗的炭烤牛肉干”“原汁原味无任何添加剂”……近几年,“老员工”白秀枝经常在短视频平台上教网友们“炭烤牛肉干制作技艺”。工坊的订单也接踵而至,仅短视频上的销售一年就达几千万元。

每月,工坊会开展1—2次技艺传承人教学活动,利用生产现场,开展传承人的实操传习培训。如今,在工坊受培训的还有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的游客;培训老师也不只白秀枝,每一批新人都有工坊班组长授业解惑。

据悉,培训合格的员工结业后,本地餐饮协会给予其结业证书,工坊也会给予200元的培训补助。2022年,工坊开展技能培训15期,培训450余人次,其中305人取得合格证书。培训带动130余人就业,个人年收入达1.5万至3万元。

从小吃炭烤牛肉干长大的铁虎是“炭烤牛肉干制作技艺”的受益者之一。工坊给他授权,可以直接批发拿货。如今,铁虎已在北京、上海两地开设了炭烤牛肉干店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白秀枝介绍,非遗培训是要让更多的人干起来、富起来,将非遗技艺一代一代传下去。“非遗传承人也并非只传儿女,非遗技艺人人都可以学,我可以毫不保留地将技艺教给大家。”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内蒙古选取适于带动就业、有市场潜力的创业项目,先后在全区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7个,并予以重点支持,通辽市奈曼旗白音杭盖炭烤牛肉干制作技艺非遗工坊便是其中之一。“我们的目标是以设立工坊为抓手,扶持一批带头人,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张丽辉说。

据悉,内蒙古白音杭盖食品有限公司每年从企业的盈利中固定拨款80万元用于“炭烤牛肉干制作技艺”的传承培训、技艺宣传、社区(校园)展示、实操传习等。

通辽市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东毛瑞嘎查是工坊的3个包联村之一。近年来,工坊投资建设了村里的老年(党员)活动中心,收购村里奶制品等。“村里年秋收完毕,就有30多名残疾人到工坊务工。”村主任萨仁苏和说,作为“名誉村长”,每年白秀枝还会来村里挨家挨户慰问困难家庭、分配物资。

“我从小学起就一直接受白奶奶公司的帮助,除了每年定时打到学校账户上的学费,隔三差五我还会收到生活费。”强强与奶奶相依为命,得知强强家庭困难无法念书时,公司给予了帮助。“白奶奶经常给我打电话问我近况。以后等我事业有成时就给白奶奶养老。”即将专科升本科的强强说。

让游客动手制作

工坊仅仅是“风干牛肉生产线”上的一个车间。炭烤牛肉干、蒙餐餐饮、奶制品制作、售后服务平台共同组成了现在公司的产业链。如今,“非遗旅游体验基地”的称呼更适合工坊。自拍摄短视频“炭烤牛肉干制作技艺”以来,工坊每年接待游客达几万人次,“白音杭盖”旅游品牌的持续营销,让“炭烤牛肉干制作技艺”走向全国。

据悉,白音杭盖炭烤牛肉干荣获多项荣誉,如“中俄蒙国际美食节金奖”“中国名小吃”等。公司还获得国家专利7项,其中,“炭烤牛肉干生产线”获发明专利。如今,公司的实体店已遍布全国各地。

“到工坊就是到家,要让到访的客人有回家一般的温暖。”白秀枝说,来工坊的游客都要亲自动手体验完整的炭烤牛肉干制作流程。大家制作的牛肉干还要与工坊的牛肉干进行比较,看看区别在哪里。

白秀枝说,今年5月,白音杭盖文化旅游非遗体验基地已经开始动工,建成后将会吸引更多游客来此游玩。“在这个空间里会进行培训、展销、体验等活动。”

张丽辉介绍,2023年,内蒙古将认定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非遗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打造一批非遗特色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同时,打造内蒙古非遗区域公共品牌,开展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结对子”行动,推动非遗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董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