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制作人哈达的初心与坚守

特色商品     10744

走进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传承基地,只见这里摆满了马头琴、潮尔、四胡等民族乐器,充满了浓浓的民族风情,这里还“隐匿”着一位拉弦乐器制作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哈达。“这个琴柄要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几遍,然后用干净的眼镜布擦拭干净,琴柄上薄薄地涂一层植物油,以防止开裂……”在工作车间内,哈达正在对学生讲解马头琴制作工艺。

WPS图片-修改尺寸.png

今年59岁的哈达从事马头琴制作已经22年了,哈达的祖父是当地有名的说书艺人,哈达在祖父的耳濡目染下喜欢上说书,7岁开始跟随其祖父学习说书、拉四胡。1985年考入大学后选择拉弦乐器马头琴作为主修专业,毕业后在科右中旗乌兰牧骑成为一名马头琴演奏者,其间记录整理了大量蒙古族传统音乐。

“1998年因为发生洪水,我们乌兰牧骑的所有演出服装和乐器都被洪水浸泡了,为了‘抢救’这些乐器,我开始试着去做修复,在这期间我也慢慢的开始了解马头琴、四胡、潮尔的内部结构,也对马头琴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年,哈达注册了艾吉马民族乐器厂,后更名为科右中旗呼格吉木民族乐器制作传承基地,从那是起哈达便开始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的漫长探索之路。

2008年哈达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名录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这些耀眼的荣誉也让哈达觉得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不能让这技艺断在咱这一代身上。迄今,哈达已经制作马头琴10000余把、四胡15000多把、潮尔300多把。

WPS图片-修改尺寸.jpg

不忘初心,坚守传统。哈达在沿袭古法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着祖辈留下来的技艺,同时也想了很多创新的方法。在哈达看来,传统不一定要原样继承,他制作的一种可变音色、声音清亮、无杂音的蒙古四胡申请了发明专利,四胡设计与当今的主流设计有一定的区别。哈达向记者解析道,他发明的消音器固定在四胡的琴筒内,抵住蒙皮,通过扭动旋钮来调整四胡蒙皮的松紧度,因而达到调整四胡音色的目的。

WPS图片-修改尺寸(3).jpg

哈达从制作、工艺都做了一些改变和创新,推动乐器制品大众化,传统制作技艺和造型传承至今。“每一个乐器制作出来终究是为了演奏,所以更注重细节、质量、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不然就成了摆设。”哈达说。现在制作一件四胡、马头琴需要经过选料、开料、加工、雕刻、制杆、刻花、磨光打蜡、组装、试音等十多道工序;所用材料为木质坚硬的杂木,尤以红木、小叶檀、紫檀最佳;其制作结合了造型、彩绘、镶嵌、雕刻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工具有锯、凿子、锤、砂纸、抛光器、上皮器、刨子、手工钻、木刻刀等几十余件。

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是蒙古族音乐与蒙古族传统工艺的结晶,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为加强培训与引领,使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发展,哈达通过联合旗残联、各社区、旗职业技术学校开设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课程,以主动“走出去”的姿态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蒙古族拉弦乐器。“我现在免费培训的马头琴演奏学员有200余人,其中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70多岁,包括汉族、蒙族等多民族和学生、农牧民等多群体。”哈达高兴地介绍。二十几年中也陆续来过一些马头琴和四胡爱好者愿拜哈达为师,在他所教的学员中,不少人已达到马头琴演奏专业水平,同时,有效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

WPS图片-修改尺寸(2).jpg

如今,由哈达制作的马头琴、四胡、三弦等乐器不仅受到当地各界人士的青睐,更是出口到蒙古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受到了广泛好评。他表示,作为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传承人,从一开始一名演奏者变成如今的传承者,他的每一段时光都刻上了拉弦乐器制作的印记,因为它是大家的财富,也希望能将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的火种传承下去。

据了解,科右中旗现有蒙古族拉弦乐器各种规模的手工作坊20余家,能工巧匠上百人,其中有50余人已成为职业工匠、制作艺人。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传承人2人,盟级传承人14人。2017年,通过有计划、有侧重地扶持与引领,以市场需求、社会发展趋势为方向,通过对外研修、建立实训基地和大师培训室等途径与渠道,培养孵化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人才80名。(麦丽苏 张泽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