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市:深耕北疆文化沃土 赋能边疆发展新动力

新闻资讯  杜欣   93

2.jpg

位于祖国北疆的辽阔版图上,阿尔山这座小城利用独特的北疆文化资源,如春风化雨,滋养着阿尔山市各族群众的精神家园,更凝聚起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动力。

阿尔山的文化基因里,流淌着鲜活的红色血脉。“这界碑就像是我的老伙计,每天都要看看才安心。”护边员王玉发深情地抚摸着界碑这样说道。王玉发是一名义务护边员,也是一名入党41年的老党员,在近百公里的北国边境线上,他已坚守了二十几年。如今,年逾六十的王玉发仍然保持着每天的巡边工作,“只要还走得动,我就要继续坚持下去”,望着远方绵延的边境线和眼前飘扬的五星红旗,王玉发的眼神显得更加坚定。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老班长李相恩用坚守诠释崇高的家国大义;移民管理警察赵洪波将青春献给戍边事业……他们每一个平凡的人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平凡的坚守,让北疆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动人的光彩,铸就坚不可摧的北疆文化长城。

“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不仅是一项文化工作,更是凝心聚力的政治任务,推动具有‘阿尔山’辨识度的北疆文化品牌提质升级是我们职责使命。”阿尔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鑫慧表示。

4.jpg

3月20日清晨,阿尔山的春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轻轻叩击着乌兰牧骑排练厅的玻璃窗。排练厅里,几位年轻舞者正随着内蒙古艺术剧院歌舞团老师的示范,反复揣摩着一个蒙古舞的经典动作。“看,手臂要像白桦枝一样舒展!”这是内蒙古艺术剧院歌舞团开展“结对子”帮扶的生动缩影。通过这样的手把手教、心贴心带的“传帮带”模式,为阿尔山培育出一支能创作、带不走、扎下根的文艺队伍。

这座边陲小城创新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让北疆文化焕发时代光彩。原创歌曲《北疆林海》深情讴歌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在群众中引发强烈共鸣;话剧《哈拉哈河的回响》将自然人文完美融合,每场演出座无虚席,成为文旅融合新名片;精心打造森林牧场东北民宿、白狼小鹿休闲民宿等4处文艺家驿站,为文艺创作提供灵感源泉;独具匠心的阿尔鹿、“留客包”等文旅IP,为游客充实了更多的北疆记忆;非遗树皮画、蒙小松等文创产品供不应求,成为游客必买的“伴手礼”。这些文化精品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更让北疆文化在传承创新中迸发蓬勃活力。

北疆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于山与水的每一次深情对话。阿尔山将北疆文化符号植入绿水青山:火山遗迹间回荡着马头琴声,杜鹃湖畔搭建起摄影家创作基地,林区老厂房蜕变为“雪村文创园”,白桦林里展示乡村振兴成果。尔山以文化为媒,通过举办“壮美北疆·青少年冰雪嘉年华冬令营”,让孩子们在冰雪中嬉戏,体验北疆的独特魅力;举办“冰雪那达慕”展示马背上的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游客领略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推动生态旅游、研学经济、冰雪产业蓬勃发展,让文化“软实力”成为经济“硬支撑”。“阿尔山的奇妙就在于他让北疆文化活了起来,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能尝在嘴里、捧在手心的温度。”来自北京的游客陈旭芳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沙棘茶轻声感叹道。

站在阿尔山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每一位游客都能深刻感受到,这里不仅仅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更有一种深深扎根于边疆、向阳而生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正是阿尔山深耕北疆文化沃土、赋能边疆发展新动力的生动体现。( 阿尔山市委宣传部 杜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