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疆文化新质生产力”研讨会举办

文化产业  文旅   8

640(1).jpg

7月18日上午,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主题活动之一2025“北疆文化新质生产力”研讨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召开。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鹏飞出席活动并致辞。

本次研讨活动以“聚焦文化新质生产力 共谋北疆文化新未来”为核心主题,广泛汇聚政府部门、业内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多方力量,围绕如何借助科技创新与创意设计,破解文化资源转化、文化精品创作、文化国际传播等难题,深入探讨打造北疆文化消费新产品、新模式、新场景的创新思路与实施路径,为推动北疆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拓展视野、贡献智慧。

研讨会精心设置主题分享与圆桌对话两大环节,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副院长戴俊骋,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以及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运营兼创意总监高翔、内蒙古自由极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丽萍五位嘉宾,从理论前瞻、模式探索、技术应用及本土实践等多个维度作主题分享,提出北疆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思考与见解。

魏鹏举以《深化文化科技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深刻阐释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价值效应。他指出,新质生产力应包含更深刻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及更深厚的内生文化动能。文化科技的融合,不仅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应用场景,还涵养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文化环境和高水平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把控人文价值的“守正”之道。

戴俊骋从当下备受关注的“谷子经济”切入,对北疆文化的IP转化展开深入思考。他在分析谷子经济发展现状、产业链条、发展动因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推动谷子经济发展带动优质北疆文化IP供给、基于但不限于北疆文化的谷子情绪价值突破、借助“国谷”出海助力北疆文化更好走出去等。

如何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驱动北疆文化新质升级?宋洋洋以此为主题剖析了文旅融合的内在逻辑和趋势变化。他认为,当前文旅融合呈现出体验科技化、文化体验化、刚需文化化的新趋势,并建议重塑北疆文化“大文创”思维,树立文旅产品创新的4C原则——融入现代场景、打通年轻社群、讲好文化故事、激发社交传播,同时推动“文旅 +” 跨界融合及“产城融合”,布局北疆文化旅游节点型城市,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活化。

在圆桌对话环节,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科技与创意:重塑北疆文化价值链的破局与行动路径”议题,聚集技术驱动力、创作升维力、生态协同力三大维度凝聚共识,碰撞前瞻性的思想火花。大家一致认为,结合当前受众消费特征,北疆文化可以在体验性、参与性、生活化场景打造及利用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推动文化走出去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提升。

自治区区属文化企业(单位)代表、各盟市党委宣传部、盟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同志,各盟市文化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共计120人参加活动。(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公众号)


分享